從歷史周期來看,過去四年對于全球新造船市場是持續火爆的四年。對于中國造船行業,更是上一個漫長周期走來,取得成績的四年。
克拉克森研究統計,2024年全球新造船訂單量創下17年以來最高。全球船廠共簽訂新船訂單2,390艘合1.7億載重噸,6555萬修正總噸。其中,中國船廠訂單以修正總噸計占到全球市場份額70%。
船型訂單 – 各板塊百花齊放
克拉克森研究統計,2024年新造船市場各主要板塊簽單量均走強:VLAC/VLEC等新興氣體運輸船船型持續火爆,推動LPG運輸船訂單刷新記錄;受上半年強勁運費水平支撐,原油輪(以VLCC為主)、成品油輪和化學品船訂單較2023年持續升溫;集運運費市場強勢反彈背景下,新船訂單自年中開始激增且依然聚焦大箱船,集裝箱船訂單接近2021年的歷史訂單水平;LNG運輸船新船訂單受項目需求支撐持續強勁,加注船訂單激增;汽車運輸船新船訂單雖較過去兩年有所下降,但依然保持持活躍,中型訂單顯著增加;郵輪市場復蘇回暖,郵輪船東財務狀況改善,郵輪新船訂單顯著回升至疫情前的高位水平。
在當前新造船市場閃耀表現中,散貨船新船訂單整體表現一般,全年簽單量與過去兩年穩同但下半年簽單有所緩和,仍遠低于2006-2014年令人驚嘆的水平。其他船型訂單也均保持穩健。
中國 – 造船國中的六邊形戰士
2024年中國進一步確立全球新造船市場無可撼動的領先地位。克拉克森研究統計,2024年中國船廠新船訂單累計1,689艘合4,619萬修正總噸。以修正總噸計同比上漲約60%,全球占比首次達70%,連續第六年位居全球第一。
中國靈活的產能供給、持續的產能擴張以及具有競爭力的船價有利支持中國船廠接單,促進訂單結構不斷優化升級,多船型均衡發展:集裝箱船訂單全球占比以TEU計接近90%;氣體船以立方米計46%(僅略低于韓國船廠約53%的接單份額);油輪以載重噸計75%;散貨船以載重噸計80%;汽車運輸車船以標注車位計85%。
在細分船型領域,中國船廠均取得不凡成績,多船型板塊包攬接單前五名。國有船廠是超越韓國船廠的主要力量,在高附加值船舶實現超越,接單船型完善,幫助中國造船業實現全面均衡表現。除國有大型造船集團外,民營船企也十分活躍。克拉克森研究統計,2024年民營船廠接單量實現翻倍,占中國船廠新簽訂單占比達52%。不僅在中國造船業擁有半壁江山,在越來越多的細分專業船型做精做強,為中國造船產品提供了非常好的補充。
2025年展望
連續四年的火爆市場行情,引發大家對未來新造船市場周期變化的擔憂。市場情緒來看,2024年四季度運費市場的走低以及2025年供需基本面的走弱對投資者情緒造成了影響,部分船型板塊簽單節奏在2024年下半年也逐漸放緩。同時,當前船廠船位趨緊、新造船價格高企也使得不少船東推遲了船隊更替計劃,對新船投資采取觀望態度。面對日趨嚴格的環保法規和燃料選擇的困難性,一些船東選擇環保改裝以延長運營年限。當然這也將為環保設備、修船企業帶來更多的機會。克拉克森研究也將發布環保報告。
但是,造船市場的生產周期較一般制造業來說相對較長。從數據來看,目前船廠手持訂單飽和度較高。克拉克森研究統計,全球新造船手持訂單以修正總噸計,已較2020年底的低位水平翻倍,達到2011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平。手持訂單覆蓋率上升至3.9年,較2020年上漲超50%。連續多年的市場狂熱之后,2025年為船企提供了對內修煉內功、提高產品質量、控制風險的機會。克拉克森研究統計,中國船廠訂單中76%來自于海外船東,這是非常好的存量市場,并為對外進一步打開增量市場提供了堅實基礎。